大连欣科机器
| English| 中文 | 咨询电话:15140581888

激荡三十年——中国企业1978~2008(上)

作者:admin  点击次数:28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14

在发展民营经济问题上,项南也比同时代的官员要开明很多,他是少数在1981年就看到了乡镇企业广阔前途的官员之一。他说,“福建2500万人究竟怎么才能很快富起来?农业、工业都不能很快见效,那么出路何在呢?出路就在发展社队企业上,大搞多种经营。社队企业是我们希望之所在。”当种种刹车声四起的时候,项南又在各种场合公开表态:“社队企业究竟是上还是下?我说是上,要坚决地上,勇敢地上,要排除一切阻力往前冲!”、“要把乡镇企业看得比亲儿子还要亲!”
 
正是在项南以及任仲夷等人的顽强坚持下,在此次宏观调控中,特区和华南经济没有受到致命的冲击,终而使这些省份成为日后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。
 
 
 
1981年,几乎没有什么新开工项目的报道。即便是那几个前两年动工的大项目也在这时遭到了前所未见的质疑。《纽约时报》刊登了一篇题为“上海真的需要钢铁吗?”的报道,文内称:“最近中国《人民日报》上发表文章批评了由于计划和管理决策的不当,造成了刚刚在武汉建成的钢铁厂产量下跌了25%。不过文章最主要的内容是批评即将在上海动工的、将建成年产量600万吨的钢铁厂计划。该计划是1978年中国政府最野心勃勃的计划之一。中国钢铁部门的一位官员代表透露,这些批评使得该项目很难顺利推行。”另外,据德国的媒体披露,中方还中止了向德国购买乳钢厂的价值10亿马克的合同。

栏目导航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李经理

手机:15140581888

邮箱:livia.liuhuihui@gmail.com

地址: 大连庄河市衣屯工业园区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