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欣科机器
| English| 中文 | 咨询电话:15140581888

激荡三十年——中国企业1978~2008(上)

作者:admin  点击次数:10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06

邓小平的这种谦逊姿态,无疑直接诱发了日本公司投资中国的热情。在中国的第一轮引资开放中,日本公司表现得扩张心最强,它们纷纷捷足先登,这也使得日本商品在中国风靡了整个80年代。在1979年,各种关于日本公司的合作、合资新闻层出不穷:上海金星电视机厂从日立公司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;长虹从松下公司引进了黑白电视机生产线;天津市计算机中心从富士通引进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富士通F160;三洋公司在北京设立“三洋电机贸易株式会社北京办事处”。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还访问了中国①,在接受《读卖新闻》釆访时他认为,任何面向中国的产品都应该要“简单、实用、便宜”。这是日本企业家第一次对他们的中国市场策略提出意见。
 
▲ 6月29日,邓小平接见访华的松下幸之助
 
与日本人相比,美国公司的动作就要慢一点。除了可口可乐,运通公司、伊士曼公司也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,IBM决定回到这个它已经离开了70多年的东方国家。这年秋天,一辆装载着“庞然大物”的重型卡车缓缓驶入沈阳鼓风机厂,车上令工人们异常好奇的“大家伙”,正是来自IBM的System/360高端服务器。除了上述公司,诸如摩托罗拉这样的大企业要等到1987年才转过脸来看到中国。而欧洲公司则在忙着抵挡日货浪潮,根本无力顾及东方。面对日本的经济挑战,美国总统卡特在1979年提出“要釆取独自的政策提高国家的竞争力,振奋企业精神”,并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。从此,利用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,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,成为美国保持经济霸主地位的国家战略,其成效将在10年后开始全面呈现出来。

栏目导航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李经理

手机:15140581888

邮箱:livia.liuhuihui@gmail.com

地址: 大连庄河市衣屯工业园区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