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欣科机器
| English| 中文 | 咨询电话:15140581888

激荡三十年——中国企业1978~2008(上)

作者:admin  点击次数:22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17

▲ 1982年上海石化总厂涤纶厂短丝车间生产线
 
1981年8月,在宏观经济日趋紧缩的大背景下,中方决定中止向日本公司购买成套设备的四个合同,并为此支付了相当于合同总金额11%左右的补偿费。到第二年的3月,宝钢向德国公司购买设备的巨额协议也被要求推迟三年“交货”,此些举措在国际舆论中溅起轩然大波,它被视为中国经济“紧急刹车”的重要标志事件。在邓小平的支持下,宝钢的建设终于没有“喊停”,到1982年8月,第一批两座巨型熔炉正式宣告投产,这个时间比原定计划延迟了大约十个月。它们将年产钢铁300万吨,占当时全国钢铁产能的1/10。媒体报道:“一个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雏形已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。首尾长达一公里的初轧厂,翠绿色的钢结构厂房已经大部分完工,两台有四层楼高的初轧机,像一对孪生兄弟般挺拔地站在坚实的地基上。远处发电厂两百米高的大烟囱里,正飘着淡淡的青烟。”

栏目导航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李经理

手机:15140581888

邮箱:livia.liuhuihui@gmail.com

地址: 大连庄河市衣屯工业园区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